关于召开第二届“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2017年学术年会的通知(**轮)

浏览数:394

关于召开第二届“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2017年学术年会的通知(**轮)


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对气溶胶-云-辐射-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气候系统变化规律、提高气候模拟水平和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气溶胶时、空分布的不确定性及气溶胶理化特性的多变性,加上观测资料的限制,使得大气气溶胶、尤其是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问题成为当今气候变化与模拟研究中一个既重要又难以估计的科学难题。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一直围绕中国气象业务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理论及气象遥感探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围绕云雾降水物理、大气成分与环境气候变化、大气遥感探测理论与技术应用、雷电科学与防雷技术等四个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整体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为了追踪国际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领域,以及气溶胶与云降水探测与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我国在上述领域的研究结果,加强科研成果的业务化应用,加强部门间研究成果的交流,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北京旗云创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定于2017年6月中下旬在南京联合举办第二届“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年会。

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前来参加会议!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17年6月下旬(具体时间在第二轮通知中发布)

2、地点:南京


二、交流主题

S1. 气候模式中的云、气溶胶和辐射物理过程和卫星资料在气候中的应用

S2. 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S3. 污染物与亚洲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

S4. 污染物-辐射-云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反馈

S5.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

S6. 大气边界层、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

S7. 雷达卫星遥感与大气光电探测技术

S8. 雷电科学与技术

会务组将在会前编印论文集,论文集只收录论文摘要。请按照交流主题提交论文摘要(word格式,格式请见附件2),字数不超过800字,可附1-2幅图。会后,作者可自愿将论文投稿《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或者《气象学报》关于“污染物-辐射-云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的影响与反馈”专刊,详细见未来通知。


三、组织形式

特邀学术报告(15分钟)、专题学术报告交流(10分钟)和Poster展示


四、其它事项

1、会务组将在会前编印论文集,论文集只收录论文摘要。请按照交流主题提交论文摘要(word格式,格式请见附件2),字数不超过800字,可附1-2幅图。会后,作者可自愿将论文投稿《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或者《气象学报》关于“污染物-辐射-云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的影响与反馈”专刊,详细见后续通知。

2、请报名参加年会交流人员于2017年5月30日前提交会议回执表(见附件1)及参会论文摘要(电子版),我们将组织专家预审确定具体参会人员名单。

3、参会人员食宿自理。

4、联系人:龚敬瑜(025-58699771);颜开(025-58699771),Email: yankai@nuist.edu.cn

          李新丛(010-61426159),lxc@topflagtec.com


附件1:会议回执表.xlsx

附件2:论文摘要格式.docx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

太阳辐射监测联合实验室

北京旗云创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2017年5月8日